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

〖噶瑪巴語錄〗二


1。 生存在這個包羅萬象的世界中,當我們每個人從自己的窗口向外看的時候,會看到各種不同的景象和畫面,我們應該懂得如何順著這些景象而修持。當你看到無常,就觀修無常;當你看到幻象,就觀想一切如夢幻泡影;當你看到世俗的善惡景象時,就思惟善惡的取捨、正確地斷惡行善。

2。 在佛經中提到,對三寶有貢獻的人將有很大的福德,所以我們也要隨喜他們。雖然今生自己沒有那麼多的資糧金錢,但是那些大功德主他們所貢獻、所發心的一切,就像是代表著自已、就像是代替著自己貢獻三寶一樣,我們這樣來隨喜是很重要的。不要將他人的供養看得很負面、凡俗,這樣容易生起煩惱,我們應多隨喜、多歡喜,這很重要。

3。 上師如佛,如經典中所形容的〖佛為人中尊〗,在人當中是最好的、最殊勝的。因此,我們要知道上師也是人,而且是殊勝的人,我們應該如此地思惟。透過認知上師是具備好人的特質,進而瞭解圓滿的佛所具備的因,即是一個完人。

4。 很多人的一生,只是在模仿他人、過著他人的日子,從未想過自身的價值與責任。

5。 我們決定了善的一方,就要用自己的身、口、意三門,如同僕人一般地去侍奉他。一個堅定目標的人,即是勇者;勇氣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,而是由你的決心所帶來的。

6。 人生最大的痛苦,就是我們的心太混亂了,無法平靜下來,因此我們想要得到快樂卻總是得不到。我們以為快樂就是買一台新車、買一間富麗堂皇的豪宅,或者找到一個伴侶,結婚過日子。但是你會看到,有些人這些全都得到了,但也沒有真正快樂過。

7。 很多時候,我們都看不見自己的過患,還以為自己是修行人,其實你可能只是外表相似而已:我現在做的有意義嗎?對的就保持並增長,不對的就立刻改進。

8。 我們要為一切如母有情而修行,無論我們個人生活或利眾時遇到任何苦難,都要接受面對。不然有些法師在寺院內廣聞經論很有學問,或終生住在山洞裡禪修而實修不薄,但真正利眾遇到任何苦難時,卻面對不了又有何用呢?所以,我們要以自己所具足的經驗與功德來面對煩惱,且精勤利眾是很重要的。

9。 眾生有多少,業及煩惱、痛苦就有多少,我的祈願也就有多少。
10。經典說,佛陀以他的禪定力到一個貪欲聚集的市集,所有人的煩惱都會止息,這是二乘人做不到的。我們可做的是,一早起來,就對世界投射一個心念,希望每個人都不生煩惱。有人喜歡打扮,如為了引別人的貪欲而打扮,那就不好,應以慈悲和善為莊嚴而打扮,我們要盡力做自己能做的。

11。成佛,就是對生命、對萬法實相最大的瞭解,是〖心〗最大的開啟。有心的眾生有兩種,一種是佛陀,一種是眾生。佛陀的心是本智,眾生的心是心識,本智是本來實相的智慧,眾生的心識只能瞭解暫時的現象,佛不會為苦所染著、所傾動,因為他了知萬法的實相。

12。暫言要不斷地回憶跟覆誦,遇到障礙和逆緣時,正念才有可能出現。正念就是不忘失誓言,平時養成反省的習慣,遇到考驗時,自然的反應就會是善的。

13。〖修行〗是屬於內心的東西,不需要露出來,或表現在外面。那種太固執或表現在外的態度,就會影響很多人,而感到困擾、悶悶不樂。所以我們修行時,必須在心靈多下一點功夫,而外在上,則是不太需要那麼努力去表現。

14。譬如在工作的時候,你會觀察[我的動機是什麼?]、[我為什麼要這麼做?],你可以慢慢地改變自己,或者調整自己的心情,或者與人相處時,你會試著、懂得佛法的應用,你會隨時觀看自己的心、調整自己的心態,這是很重要的功課,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,這個才稱之為〖佛法〗。

15。大小乘的分別,是取決於心量的大小。只想[自利],就是凡夫與小乘;生起利他的願行菩提心,就是大乘。

16。我們平時的善惡取捨,幾乎都只考慮自己的苦樂,總之自私自利,覺得對自己好不好才要緊,而對他人漠不關心。這樣,我們善惡取捨的範圍,實在很狹隘、很自私、很我執。所以,我們一定要把這善惡取捨的範圍,盡量放大,不僅是自己,其他人類、其他生命,甚至整個地球,都應該考慮進去,這點非常重要。

17。佛就是好老師、是具備德行的善知識;法是善道正法;僧寶就是我們道上的伴侶,在佛道上陪伴幫助我們的行者。皈依三寶就是要依靠好的老師、好的正法和好的助伴,且一生當中我都要這樣依止、皈依他們。

18。輪迴中的一切現象和涅槃中的一切現象都不是實存的,只是我們的幻覺而已。這是佛陀最根本的教授,特別是在他二轉法輪時。佛陀二轉法輪的精髓便是空性。

   空性並不意味著只是什麼東西消失或沒有了,而是你通常無法覺察到的實相。


------<第十六世大寶法王 上師相應法>開示--

〖噶瑪巴語錄〗一



1。 〖噶瑪巴千諾〗的涵義即是指:噶瑪巴!您知道我的心,您瞭解我心中的痛苦與哀傷;請您憐憫我、慈悲我!請您疪佑我、救助我,請您不要捨棄我!〖噶瑪巴〗即指〖行佛陀事業者〗,即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事業化現。

2。 一切修持的重點並不是在於物質,而是完全在於心量及動機。有時我們會想做廣大的供養,但卻沒有豐富的資源,僅能做些微小的供養,也因此讓自己感到失落,甚至失去勇氣和信心;其實真正的供養,並不是在於外在的物質有多豐盛,而是在於自己的心量有多廣大。

3。 〖供養〗的真正目的,是為了修持自心,擴大自己分享的心,讓自己充滿勇氣並成為一切眾生的依靠者與守護者。

4。 我打從心裡向大家說,如果只為今生利益而沒有任何善的意念,那所做的一切也是浪費心力罷了。

5。 遙呼上師的目的,主要是希望能夠促使自己的心與上師相應,使自心得到加持。為了能獲得上師加持,獲得上師的慈悲眷顧,行者就要對上師生起無造作的虔敬;而為了能生起無造作的虔敬之心,行者就要不斷地去做祈請,並憶念、思惟上師的功德。這樣的話,就容易生起覺受,並對上師生起無上的信心。

6。 若是不具備慈心、悲心與菩提心,也就沒有佛法的根本。

7。 每個人都有能力影響世界,丕好的行為也會傷害這個世界,這即是以人為本的因果業報的思惟。如同科學家提出的〖蝴蝶效應〗,亞馬遜河流域的一隻蝴蝶拍拍翅膀,都可能在遙遠的北美形成一個颶風。世界息息相關,我們自身的一個行動,都會影響到家庭、社會,進而影響整個世界。

8。 一個修行人要做的,就是看透生老病死的本質,證得遠離這些痛苦的解脫。因此,與其害怕死亡,不如坦然面對這自然本有的情況,這樣會更有意義。知道如何死亡,就會知道現在如何活得更好。


           我祝福每一位



-------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為創古仁波切<<超越生死>>所寫之序文

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

〖酵素篇〗發現酵素之路



1752年,法國生理學家雷歐瑪發現塞在金屬管中的肉溶解了

,但他不知道原因為何。​


1785年,意大利的拉札洛·斯帕朗宋尼將肉片放入有洞的空金

屬筒中餵食老鷹,不久後取出金屬筒,發現裡面的肉溶解了

。​


但是他並不知道為什麼肉會溶解,因此持續數十年進行實驗

。後來發現具有溶解肉的作用的物質,並將其命名為胃蛋白

酶。他就是蛋白質分解酶的最初發現者。​


1833年,法國的培安和培洛里將磨碎麥芽的液體作用於澱粉

,結果發現澱粉被分解,於是將這個分解澱粉的物質命名為

Diastase,也就是現在所謂的澱粉酶。後來,Diastase在法

國成為用來表示所有酵素的名稱。​


1836年,德國盧萬大學教授休汪在進行胃液實驗中,發現胃

液中存在著具有溶解肉的作用的物質,這個物質一旦遇熱就

會失去作用,只有在強酸狀態下才會發揮作用。​


這個在胃液中能夠溶解肉的物質,將其命名為胃蛋白酶,後

來又陸續發現很多酵素。只要少量的酵素就能夠對大量的物

質產生作用,其反應是在水中會活化,在接近中性的PH值、

攝氏37度左右時,反應最為活化(胃蛋白酶例外,在強酸下產

生作用)。​



「酵素」這個名稱的使用,始於19世紀後半,英文是enzyme

。在希臘文中,enzyme的意思是「在酵母中的東西」,這是

1872年由居尼所提出的。​


酵母中會有製酒時用來發酵的微生物,也就是酵素。​


就算使用輾碎的酵母代替活酵母,仍然能夠讓酒精發酵,這

是布夫納兄弟最早發現的,但是卻不知道酵素是由什麼東西

構成的。​


1926年,美國生物化學家索姆納(J.B.Sumner,1887-1955)

成功的從刀豆中萃取出脲酶結晶。事實上,這個結晶是蛋白

質。索姆納萃取出蛋白質分解酶胃蛋白酶,以及胰液的蛋白

質分解酶胰蛋白酶,還有蛋白質結晶胰凝乳蛋白酶。​


酵素的實體是蛋白質,一九四六年,索姆納和美國生物化學

家諾思羅普(J.H.Northrop,1891-1987)因此而獲得諾貝爾

化學獎。分享同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另一位得主是美國生物化

學家、病毒學家斯坦利.M.Stanley,1904-1971)。​


此外,蛋白質的分子是由一連串的氨基酸形成的巨大分子,

分子量從一萬到數百萬,氨基酸的數目則從一百個到數万個

連結而成。​


蛋白質是酵素的實體,但卻不是本質,只不過是酵素的骨骼

而已。​


「酵素是蛋白質」的錯誤想法,使得酵素營養學的研究遲遲

未有進展。​


索姆納認為「酵素是蛋白質」因而獲得諾貝爾獎,結果卻產

生了「攝取蛋白質就可以攝取酵素」的誤解。

以此為基礎,其後的六大營養素中就沒有包括酵素在內了。


http://goo.gl/MF6iNy​